海绵城市的“窄带落地”:在既有城区如何低成本做雨洪改造
[返回]详细信息
一、把“全城大改”拆成“关键节点改”
-
通过 GIS 叠合积水点、下凹绿地、道路高程等信息,找出 20% 的关键节点;
-
优先改造排水薄弱+人流密集的地块,形成点—线—面渗滞网络。
二、六字诀与三类场景
1)老街巷:
-
路缘石外侧设置 线性渗透沟;
-
人行道用再生骨料透水砖,下铺 20cm 级配碎石层;
-
雨水拦截口加 弃流装置;
-
巷口设置微型调蓄池+溢流入管网。
2)学校园区: -
停车位“草沟+网格草坪”;
-
操场周边生态停车+雨水花园;
-
教学楼屋面雨水落管—弃流—储蓄,经消毒后冲厕或绿化灌溉。
3)社区广场: -
中央 下凹绿地+可渗透广场;
-
广场铺装采用透水混凝土+嵌草铺装;
-
戏水设施采用循环净化系统。
三、指标与验收
-
年径流总量控制率:≥70%(北方 0.32、南方 0.45 年径流系数参考);
-
初期雨水 COD、SS 削减率≥45%;
-
海绵设施功能性验收:渗透速率、调蓄容积、溢流口标高复核。
四、运维与公众沟通
-
海绵设施“三定”:定人、定线、定期巡检;
-
建议将社区志愿者纳入“雨水花园认养计划”,降低养护成本;
-
用图文牌科普“雨水变资源”。
五、成本测算
按 1 公顷示范区估算:材料+施工约 200–350 万,较全域改造节约 40% 以上;若叠加雨水回用,每年节省自来水 3–6 千吨。
结语
海绵城市不是烧钱项目,而是分步实施、持续优化的系统工程。提交改造信息请访问 www,xbs5588,com;下载《LID 节点标准做法图集》见 **www.xbs666888,com**。